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work hard, play hard ?

小明夜裏見電視廣告中, 任達華和琦琦說要work hard , play hard...
次日早晨, 爸爸在小明上學前囑咐:work hard !
..............
..............
..............
..............
放學回來,媽媽又向疲倦的小明吩咐:play hard !
因為小明接着要練彈兩個小時鋼琴... :(

.
.
.
.
.
.
(彈鋼琴英語講作play the piano)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1.3 你購置的真的是「基金」嗎?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1.3 你購置的真的是「基金」嗎(點擊此以閱讀全文)?: 上篇提到,就算是有自知之明,想把金錢交托給專才管理,或獲取建議,此中問題多多,包括:無能力自行挑選基金、無能力辨認提議者的建議是否合理、及香港是從沒有「客觀持平」的中介人,全是有利益衝突嫌疑等。續數下法,有 一.     筆者常收到朋友的詢問,是類似: ...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香港人真的重視法治嗎?


報載前特首曾蔭權涉貪案開審,報導的焦點除了涉案各人外,也包括陪審團的遴選,這焦點在以前的大案中也很常見:

法庭昨日順利選出由八女一男造成的陪審團,原本有三十九名候選陪審員,再從中抽出十四名陪審員,其中四男一女獲准豁免,包括有人以照顧患癌妻子為理由,也有「顧家男」報稱晚上需為初生嬰孩餵奶,要求獲豁免,最終成功「甩身」。

庭上先後有四男一女拒絕出任陪審員,其中包括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楊棕傑,他報稱是下屆特首選舉的選委之一,又「大晒履歷」指自己曾與多位官員共事,身兼多個政府機構委員會成員,旋即成功獲法官批准豁免。

另一陪審員指,其妻是「打工仔」,剛誕下四個月大的嬰兒,他晚上要協助餵奶,加上原有兩名子女,擔心出任陪審員未能照顧嬰兒。陳官再番詢問下,他才無奈承認有家傭協助凑仔,故被陳官拒絕申請。但辯方資深大律師萬江儀Clare Montgomery提出反對,陳官接納並笑說:萬江儀小姐打救了你!”…(110日頭條日報)

常聞香港人以法治自傲,但在大案當前時,又常見報導說市民如何逃避被選為陪審團,這再次突顯香港人功利的一面:既希望有文明的法律體制,但在自己需要為體制貢獻一分力的時候,又彷彿事不關己,開脫何妨?

以上文為例,其中要求豁免的理由,如「有頭有面」的楊棕傑,總算是社會領袖,不思以身作則,反而帶頭推卸!他在這陪審團的體制下,身份和責任與普通小人物並無不同,他人脈雖云廣泛,並不見得是強力的豁免理由,他完全可以全程擔當,而對案件沒有不公之處,其盡力數說者,不外是不想影響他應酬洽談生意的時間吧?而這樣有點名望的人物,也在示範着如何逃避公民責任,升斗市民豈非更加會有所仿傚?故此其行為筆者不得不批評。

而另一市民以照顧嬰兒為由,幸得法官追問,才顯示出這些理由,其實也是托詞。

綜合以前所見的相關報導,種種情況,非止一端,其實如上文所言,都不過想「甩身」。

另一方面,上文中照顧患癌妻者,又確是情有可原,這些情況,法庭自必體諒。

我不知行英式法律體制的地方中,是否只有香港有這現象?但香港素以工作壓力大,上司要求高而昭著,香港人固然有不顧公家事的底質(例如平時屋苑的法團大會的岀席率就往往很低,看見案件卻不想做證人等),而就算有略盡綿力之心,他們的上司又會如何反應?以至於,有上司是會要求下屬想辦法去擺脫出任陪審員,否則有何後果就自己「想想」,大家也應有所聽聞?

所以,香港是否真的重視法治,除了尊重審訊的結果外,尊重構成文明審訊的基石 --- 陪審員 --- 也不能或缺,切勿以為「我開脫了,總有他人會做」就心安理得,需知隌審團為何需要列入大家這些百忙的人士?為何需要抽選?這也是為了所形成的陪審團可以包含各式人士,而不是偏向於大部份屬空閒的人去做,以達到審判公平的效果。希望功利的僱主、上司,可以對此改變態度,而作為個人,也應思考公民責任而不宜妄然逃避。如果不糾正這種風氣,情況變本加厲的話,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法治運作,就會被香港人自己的品性破壞掉了。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1.2 保守的你,為何也蒙受損失?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1.2 保守的你,為何也蒙受損失?(點擊此以閱全文): 如上篇所言,不少人因過份冒進而損失,然而,不投資金融產品的 55% 人士,加上有投資的人士中的三分一期望回報較低者,即 15% ,合共 70% 之眾,又能否很安穩地儲積資金呢? 據我所知,也是問題多多的! 且看: 一.   70% 中,已知有 23% 的人...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解密」 2005年給同學的電郵 : [科學(1)]

外國政府有時在若干年後會把機密資料「解密」,以下是一系列復刻2005年的電郵內容,如大家仍感新鮮,不妨也回應一下。



[科學 (1)]

同學們,
想寫一些有關科學的見解前,想先由問你們一個問題開始。
為什麼一年是有365或366日,這麼不規則,齊頭300日或400日不可以嗎?
你可以選擇幾個取態:
1. 可以參考任何資料,但想出一個有理據的答案,回覆你的見解給我。
2. 想知道,但只想我告訴你,可簡單地回覆「想知」
3. 覺得知不知沒有關係,甚至覺得有些無聊。不理會。

1型,長遠來說,最能夠學會學習,
2型,是被動學習,希望你能轉成1型,「我會等你」
3型
由於你是在理科班,如果是3型我會十分驚訝。可能你的興趣在其他. 但往後你
會十分辛苦。很大可能虛渡多年光陰。

上面那問題,請回覆我「抓著問題核心」的答案好嗎?
可能有人會問有什麼奬品,嗯... 你覺得物質的奬品,和我寫郵件所花的思考,哪樣較貴重呢?
Steven Sir
2005年2月19日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1.1 你覺得你在處理金錢方面能力好嗎?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1.1 你覺得你在處理金錢方面能力好嗎?(點擊此以閱全文)    : 在往下說之前,我想大家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你覺得你在處理金錢方面能力好嗎?」 答覆和一般問卷相似:可以分五級由「很理想、理想、平平、不理想和極不理想」我應該無法好像一個講座般點算每個回覆的人次? ( 如果大家可以留言報一下,這就更好 ) ,不過,答案也許不是太難猜到,下面...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亂傳假訊,人人有責

作為聽蟬錄的開首篇,我在想要寫關於什麼時,就想到有什麼事情,是在閒置這網誌的十年間都似乎沒有改變的呢?剛好這月來我就收到不少妄傳的訊息,的確,網絡上的「虛假訊息」這種東西,真可說是沒有改善過。

十年前,連上網絡主要是靠桌面電腦,當時最有效及可一發多傳的是電子郵件,於是虛假訊息便在電郵中流傳,隨便在電郵中一找,就有一例子是:2005年頭有一封電郵流傳,謂是一名白龍王的信奉者傳出,該善信聽到忠告,表示0528日(即農曆年卅),晚上九點後,香港會發生不愉快事件,叮囑該善信當晚不要出街,否則會遇到意外,云云。

當然該預言最後是子虛烏有。然而,正是百足之蟲,死而不殭,當最普及的一發多傳的方式有長足的進展時,人的判斷力並未有一同進步。虛假訊息在FACEBOOKWHATSAPP上彷彿愈演愈烈。

更為奇怪的是,在學校教育上,對學生有沒有認真核實訊息才轉發似乎沒有太多人理會,甚至我也見有教師本人也覺得隨便轉傳是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個人在群組中指正似乎是屬於少數派,更甚是還以一句「我轉傳的用心都是好的呵,何必太緊張?」。

每個人掉以輕心的結果,便是別有用心者更肆無忌憚。連明報日昨也報導了「十大網絡假新聞」,其中誣陷新移民或內地人者佔三,南亞及外傭者佔二,製作虛假訊息有何用心,掉以輕心有何後果?可思過半。


誠如報導言,「假新聞當道,應該怪罪誰?大概是我們的腦袋」,我們的閱讀方式、處事態度和偏見,便決定了我們閱讀什,會被什麼蒙蔽。

這十年間,情況更惡化的是:連貨真價實的「傳媒」也不能輕信:「從前傳媒的做法是If in doubt, leave it out,不把不肯定的資訊發布,今天似乎是If in doubt, 加一句『網傳』,然後print it out

而求證之道,則公認是以下數則:

1.      如果是惡跡昭彰的報章、名不經傳的網站,便需要額外小心;
2.      如果傳媒報道來源是『網民』或『消息指』,便要尋找最初的資料來源,會否是來自某些群組?有時有關傳聞可能已經澄清,只是傳媒沒跟上。
3.      如果新聞有引用資料來源,便要透過互聯網追查原文。
4.      遇上可疑的圖片,善用Google的圖片搜索功能。
5.      要保持警覺,愈Juicy的新聞愈高危

該文和我的見解一致:不核實而轉發,無論用意如何美善,皆成幫兇

(後記:前述的2005年電郵中大除夕的虛假警示,卻萬料不到在2016年竟然成真了,若果該電郵不帶年份相傳至2016,或許又會被奉為驚人靈驗的預言了,這也許就是部份預言成真的真相吧?)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主題網誌 ~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 第一話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StevenSir : 一個人的基金 - 第一話: 這是筆者StevenSir關於財金方面的心得交流及分享的網誌,因應許久以前其他話題的網誌於2017年元旦重開,故把屬此範圍的貼文發布於此。 一直以來,身邊不少親朋都在理財方面充滿疑難,但這些問題,又不能像病人問醫生般容易得到中肯的意見和幫助,可能筆者工餘時,總算在這個範圍涉獵...

重開StevenSir網誌 - 第一話

約十年前,是web2.0剛開展的年代,內容撰寫者和接收者的互動,開始透過網誌的形式進行,筆者也曾經在教餘,試着以網誌的形式和學生分享一些事情,遂有了這個當時名為「授業者日記」(似乎以現時來講這名目有點離地?) 的網誌,不過氣氛還不是太熾熱,大部份的分享還是透過了電郵進行,再者聯動更強的「臉書」也正興起,於是這網誌便擱在一旁。

際此2017年新一年的開始重開網誌,一者是因找到了原本空間和GOOGLE的整合的解決方法,二者筆者也開始能騰出較多餘暇處理,三者,網誌(現在又稱部落格)也不失為一個很有效的交流媒介了。這幾年,筆者從不同的網誌,就增長了不少旅遊、財經、生活科技的見識。
此後,部份以電郵和同學分享的文章將會「解密」;也計劃以幾個主題網誌,分述不同課題的所見所得。

第一樣最感興趣的,是當時收到這網誌和電郵內容的同學,當時和現在感覺如何呢? 及你們現在最想知道和交流的事又是什麼呢?

以現時的「網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想必不難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