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尼斯歲月

 

在西區經營了廿多年的尼斯餐廳,在剛過去的1031日平淡地結業了。

 

認識尼斯,是在我開始在西區上班的日子,我工作的地方,並不遠離繁盛的大馬路。午飯時,只要沿着結滿榕樹的林蔭斜路往下行,不一會便到了熙來攘往的皇后大道西。尼斯餐廳,其實還須步行至近裁判署的位置,固然不比其他食肆就近,但由於它的實惠和美味,所以不減我和同事們光顧的熱情。

 

它的「是日午餐」,例必是兩個選擇,而第二個一定是我常點的焗飯,餐湯無論是忌廉湯還是羅宋湯,數十年都保持着始終如一的濃濃味道,伴以從來供應不缺的蒜茸包,無論每日外面世道是如何紛擾,我們工作上遭遇的壓力是如何嚴峻,在車水馬龍的皇后道,午飯時踏入這個以永恆的淡黃燈光映照着、與久遠之前的灣仔紅屋、波士頓等西餐廳毫無二致的氛圍,恍惚就有片刻可以忘憂。飯後啖着奶茶和獨有的芒果布甸甜品的不變美味,不啻也增添了人生中撐下去的動力。

 


如此日復日地,廿多年也就飛快地過去了,我們從小伙子變成了中年人。簇新的沙發也變得班痕處處。在這兒,放工後曾和交往的女孩共晉過晚餐;在這兒,轉職到同區上班的太太也曾一起午飯;在這兒,多年的同事離開,也有時在此惜別。

 

終於,到了數年前,我也不再在這區工作了,尼斯的熟悉美味也少能再品嚐。

結業前一天,舊同事才傳來這消息。為了告別這老朋友,我特地去了一趟西環。這是星期天的晚上,來晚飯的第一輪客人在陸續結賬。我隨便選了個和牆壁平行的卡座,未有再翻新的沙發,班駁依然如昔,甚至坐下去感到的凹凸,也似乎和從前一樣。我認得的充滿人情味的老伙計們,問為何許久不見我。



 

聊了點近況後,羅宋湯也來了。別處從來不會嚐到的這味道,就如同把這許多年的浮光片段都喚到眼前。對面卡座的客人,聽到我們傾談才知這是店子的最後一夜,忙說下錯了的單不用換了,他們會照樣享用。除了我右鄰的三個男女大學生,因不會認識這餐廳多過兩年,所以並沒有太大感觸外,其他的顧客都是來餞別尼斯的。

在這個萬聖節夜晚,在人潮都鑽往狂歡的喧囂中環之外,獨是西區這寂寥的街頭,熟客們哪處也不去,依依向老朋友作最後道別。看着曲終人散後伙計們平靜地作着收拾,我們互相說後會有期。是的,肯接手維持這個令人解憂的食堂的新店主,是恐怕不會再有的了,但誰能肯定,在將來的元宇宙內,不會有尼斯餐廳的一席位呢?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查證李純恩因誤信失實報導而對華人作出片面評論

 

專欄作家李純恩在1020日的刋出的一篇文章中,提及在美國有兩個華人,在餐廳因包房裏傳來政治聚會中的華人食客唱美國國歌,「勃然大怒,大罵中國人為甚麼要唱美國國歌,罵完一拍桌子拂袖而去。」並說「這兩華人一共叫了一百多美元的菜,吃到一半因為憤怒,拍拍屁股就走了」「據現場報道,這兩個人在臨出店門之前還放下一句話:中國人唱美國國歌太氣人,這錢我們不付!」

全文見報章網頁: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7/20211020/952366/%E5%B0%88%E6%AC%84-%E5%A5%BD%E5%A5%BD%E9%81%8E%E6%97%A5%E5%AD%90-%E7%BE%8E%E5%9C%8B%E5%9C%8B%E6%AD%8C%E7%9A%84%E7%B6%93%E6%BF%9F%E5%83%B9%E5%80%BC

 

李純恩自己也作了以下評論:

「憤怒得吃了飯不付錢就跑了。」

「下次到美國進中國餐廳吃飯高唱美國國歌,另一個憤然而去,如此,可省一個人飯錢。」

這便表示他本人,是完全相信該兩華人用這原因賴賬不付的情節,並且作了小小的嘲諷。

 

當領教過網絡上的許多的虛假資訊,閱畢這文,我自己在經驗上覺得有點不對勁。頗好奇李純恩身在香港,而這事件,並非任何國際報導會有空兼顧,他以什麼根據去信任這美國發生的事件的繪聲繪影的全部情節?

 

通過簡單的搜尋,不難發現,無論李純恩看到的是哪處的資料,這事件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份美國出版的「世界新聞報」在1017日的報導。(如果讀者們找到早於該報的源頭,不妨告訴我,讓我承認錯誤。)該連結如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1/5824096

 

李純恩所描述的和該原始報導的內容大致相近。按內文,這事件的證供是該報記者直接採訪得來,並且附有閉路電視片段。

 

既然如此,還有什麼不可信的地方呢?

 

首先是,李純恩的描述,比起原本的報導,已經有不符合的地方李的句子是「吃到一半因為憤怒,拍拍屁股就走了」原文卻是說走之前是「點了四、五個菜,正準備吃」和「可是飯沒吃幾口」。連該原始報導也說老闆認為「如果是以此來逃單,可是飯沒吃幾口也不合理」。這就和李純恩竄改的「吃了一半」以令他想予讀者以「刻意逃單」的感覺大有分別。 原報導比較強調的是「聽到已入了美籍的華人唱美國國歌,其實不該動氣」,反而放輕了對該兩華人存心逃單的責難。

 

 

此外,需要指出,該閉路電視是沒有錄下聲音的,所以,原報導中所引述的話「中國人唱美國國歌太氣人,這錢我們不付!」是沒有真實音源為證的,是有可能可以虛構。請注意,原報導引述的說話的來源,是意思含糊的「據現場報導」,而沒有講明是否來自目擊的員工。即,是可能是現場旁觀人士的說三道四,是否原本對白實在存疑

 

如果問,這是否只是我自己為該兩華人開脫?我其實還有一點可以舉出作旁證。

就是該閉路視頻!

該視頻亦是由世界新聞報獲得後發出。雖然沒有錄下現場聲音,但也可以發掘到資料。包括:

1.     首先檢視該視頻是否可信。由不同鏡頭的片段對照,大致可接受:包房中的人的確是唱着美國國歌(因為有人用手按胸,也有美國國旗)。而且有用咪。

2.     包房和大廳,由裝潢可見是同一處地方

3.     由兩個鏡頭看到的包房中認出的同一樣衣着的食客,大致可接受:兩個鏡頭錄的是在同一晚的片段。

4.     視頻有配上字幕,不過卻只是主觀的描述「拒絕付賬後憤然離開」,這描述卻偏偏和視頻拍到的有不相符的地方。原報導說是「在收銀台時,一名男子還試圖拿出皮包結帳,但另外一名男子說中國人唱美國國歌太氣人,這錢我們不付!」

大家可能未有發現,原視頻中其他地方都以正常速度播放,唯獨是由第25秒開始,兩華人離座走到收銀台時,卻被加速播放的,用意明顯希望讀者未能看得清各人的舉動。為此,我特地把第25秒後的部份,安排為慢鏡播放再上傳。如下:

 

https://youtu.be/_-MHakxR9Js

 

從中大家可以更清楚看到:

A        員工有列印出單據,顯示是收到要結賬的要求

B        其中一名華人的確有試圖拿出皮包結帳,但就似是一邊在抱怨。

C        不過,試圖結帳時,另一名男子是被清楚看到在一旁靜默等待並沒有報導中說的「另一名男子說這錢我們不付」,在這一點上,原報導已經具有歪曲事實的行為。如果這一點可以歪曲,大家竟然能有信心其他情節沒有被歪曲過?

D        而隨後,實情是看到,在結帳男子還在打開皮包時,女員工向該男子擺了擺雙手說了些話,男子就收起皮包和另一人離開,而離開時,女員工並沒有要攔阻他們的意思,不只不像是該兩華人走單,其實更像是女員工告訴他們既然「沒吃幾口」,就算了,不用付賬了,這倒更為符合各人的情狀。

 

總括來說,該兩華人的確應該因「聽到華人唱美國國歌太過介意的不成熟行為」而被報導來予國人警醒。李純恩文中的歪曲加工,或許未必是存心而為,而是因看到的是已經加鹽加醋的轉錄而誤信。但作為具有相當讀者群的作家,因一己的喜惡,對未加證實的情節就輕易接受並為文嘲諷,從而令無中生有的不良觀感傳播屬責不容卸。


P.S. 

由以上可見,有心歪曲資訊的話,受眾其實不易發現,但以下的媒體常見手法,是需要小心提防的:

1. 大部份資料是事實,但滲雜有小量別有用心的歪曲資訊。

2. 影片或聲音大部分是真實,但就加插小部份別有用心的歪曲資訊,以自行錄製的旁白、動畫、角色扮演或自行加入的字幕呈現。

3. 如果關鍵、吸晴、震憾的話語並非當事人的現場聲音,而是以上述的方式告訴你,那就更加要當心。

4. 以快播、截圖、放大影片畫面的技巧以使人錯誤詮釋資訊。

5. 投其所好,你自己有什麼偏見,就會容易被誘騙相信符合該偏見的資訊。換言之,其實大家亦可能甘願接受錯誤資訊。

希望以上的提醍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加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