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香港進入支付方式的戰國時代


我的第一張信用卡是在90年代,大學畢業後得到的校友信用卡,相信當時很多人都是這樣由信用卡開始了他們的非現金支付的歷程。



1997年,為解決交通工具車資普遍不設找贖而苦於不夠輔幣的問題,八達通正式推出,自此之後,隨着商舖陸續廣泛採納,即使各銀行推出各種競爭手段,它一直是世界上領前並為人稱道的支付工具,雄霸香港的小額支付市場三十年。



2008年起,兩大信用卡公司在香港推出paywavepaypass,方便小額支付,爭取這市場的份額。



事情在2014年後有了微妙的轉變,隨着智能手機成為現代人身上不可或缺之物,蘋果公司推出Apple Pay,更驚人的是騰訊的微信支付等在中國內地愈趨普及,其方便程度,令到八達通這類接觸式卡片立時被比了下去,很明顯,自此之後,原本曾複製成玏經驗,在其他城市營運的八達通,不可能再開拓新的處女地。幸而,在使用慣性已牢固的香港,它應該仍可支撐一段時日。



20178月,微信支付香港版正式獲批牌照。同年9月,開展了「支付寶HK」的馬雲和李嘉誠的長和系結盟,開啟了支付方式的戰端,憑藉長和系在香港持有的商場及廣大的零售據點,在小額支付市場打開了缺口。



2018年,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各自持續每月推行現金贈送優惠,10月,微信支付和另一香港地產巨頭新鴻基達成合作,手持香港大量商場的新地支援全部商戶採納微信支付,並大送現金優惠。在差不多同時,香港金管局推出FPS(轉數快),亦成為小額支付的另一個新方式。



今天,可能你仍只會用現金或八達通來付日常購物的賬,但你所忽略的是,有些你光顧的店子,隨時有多達十種以上的付款方式可選擇! 而且,只接受電子支付的商店已開始出現,似乎,開始使用一下非現金小額支付工具,是有其必要。



其實,到後來會較成功者,不出以上財雄勢大的幾個經營者,所以,其他的支付品牌,我就暫不提及。究竟,撇除推廣時的優惠,支付寶HK、微信支付HKVisa/Master卡的paywave/paypassApple/Google/Samsung PayFPS支付,哪些會最威脅到八達通呢?

1.      速度方面,個人較多使用的支付寶HK和微信支付HK,如果商戶有掃描器,你出示二維碼時,是不需要輸入密碼,過程完成得頗快,不過,仍是比八達通慢,而且,如果身處位置接收不良,是會付款失敗。如果是商戶提供二維碼給你掃,就要自行輸入銀碼和密碼,又會慢一點。paywave需要向伺服器核實,所以速度同樣比八達通慢。FPS就首先需要登入銀行的app,這亦比較耗時。
2.      普及方面,不少支付工具都向商戶抽取手續費,所以我仍見有食肆是寧願只收現金者。信用卡就人所共知是收得較高,所以長遠來說,支付寶HK和微信支付HK有能力以低手續費競爭。而FPS是官方牽頭,如果真的不收費,似乎很有潛力成為最受小商戶接受的媒介。

3.      方便方面,最理想就是使用手機就可以,不需再帶其他卡,那麼,八達通已經開發了手機的OlePay App,未來只要不經實體卡也可自動增值,是可以一爭長短,信用卡其實是可綁定到上列的支付工具,所以,paywave大可不用再存在?

4.      安全方面,前些時的案件顯得很諷剌,當大眾以為不去使用就覺得較安心時,誰知不使用才真令人有機可乘,是最大的危險。這真應了古龍小說的名言:最安全的地方才是最危險。然而,支付工具被入侵的可能性,各種工具都難以抹煞。

這樣看來,FPS其實最有可能令不想設八達通機或收信用卡的小本商戶接受,可是很奇怪,從930日推出以來已差不多三個月,增設此付款渠道的商戶絕無僅有。而我做了一個實驗找了一堆朋友的手機號碼送錢試試,開通了FPS的比例也很少,我的甥孫更坦言因擔心安全性,從不使用電子支付工具。其實FPS屬金管局牽頭,是銀行間的措施,理應是比第三方機構如支付寶更為穩妥。趁着銀行現正推出現金獎賞鼓勵使用,或許大家可以由FPS開始邁出嘗試電子支付的第一步吧?

3 則留言:

  1. 哈哈,所以我也是實驗的取樣之一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呀,顯然你是少數不落後於潮流的人士。🙂

      刪除
  2. 話口未完,今天微信支付hk就發生故障,全線未能付款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