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給十九歲的我」何以譭譽兩極?

 

我是在這戲院今夜最後一個場次的最後一個空位的買票者,今夜其他戲院也是全院滿座。因為導演傍晚剛宣佈,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翌日起由於引發爭議,暫停公映。

爭議點在於,這齣追踪六位英華女書院學生成長歷程的影片,製作團隊涉嫌未經參與者充分同意,把影片作公開商業發行公映,而片中暴露的女生的部份片段,是她們並無準備會公諸於世。我算是有機會真正觀看一次,以免只能道聽途說。

看畢之後,下筆頗為猶豫,因為實在很難以「對」或「錯」來評斷。

 


以下,以各個此片的參與者的角度,看看整個安排是否適當?此片又值不值得出現?

 

1          前校長李石玉如

影片主題的發起人。必須說,我是很欣賞她發起記錄校舍重建前的中一學生到中六的生活歷程的初心,至少如任何人是校長,也未必會有這樣饒有意義的構思。只不過,她邀請製作的卻是享負盛名的導演張婉婷,以電影行業專業純熟的運作,一切協議條文必然會很靈活,容許這製品日後的發展。而當校舍工程延誤,原本主題是「唯一一屆經歷三個不同校舍的學生」已經落空,強行繼續拍攝的話,必然會和初衷有所偏離,如果未有弄清成品究竟是呈現什麼,則石校長實屬過份信任製作團隊,也許亦有太想完成這構思的心結。

 

2          對於「評論學會」或觀眾來說,撇開未曾有主角控訴的話,當然應會很欣賞這電影,因為這記錄片的確拍得很「真實」!單看主旨,預期只會是盡量為學校粉飾美好的一面的紀錄片,不料卻充滿意想不到的「率真」自白。作為永遠的影像記錄,不少難堪說話甚至會影響她們將來給人的觀感,我們看過的人都坦言,如果她們真的清楚這最後成品會公映,她們從前是否真的會在鏡頭前這樣說?

於是,影片除了會吸引舊生入場,也其實有着「名校secret」的獵奇色彩,

此片在內容取捨上呈現現時這面貎,我個人並不同意只想單純用作向學生聲稱的作包場或校內放映,肯定是有商業上的精心算計。

3          對於每個參與的學生來說,何以只有阿佘和阿聆提出較強烈的反對?如果我們逐一看看每個女生在片中的片段,作為職業運動員的馬燕茹、從演藝中找到滿足感的阿雀,和自小就有香港小姐之夢的Kate,為公眾認識對她們的未來不能說沒有幫助。至於自小已有堅定的心願投身警隊的madam,選播的片段盡見其應對成熟,甚至連較政治敏感的提問都未曾有任何失言。這影片呈現的她是非常正面,所以她們實在並無反對公演的理由。

反之,阿聆雖然在片中有當選學生會的成功歷程,但同時呈現了她其他生活例如有自閉症的弟弟的行為。原本作為記錄經歷三間校舍的生活的影片,這些內容又有何干?所以阿聆的激烈反對,實在極有理據。況且,阿聆作為學生領袖,對事物是否合理,應否據理力爭,她的反應完全符合她的個性,亦是應該予以尊重。

至於阿佘,記錄的負面片段是比較多,年少輕狂的不成熟話語,我們小時候誰沒有一大堆?想想那時若被攝錄,成年後被播放出來又會有怎樣感覺?

就算我自己的一些中學同學,亦可能是因同班時曾被取笑,畢業後就不再出席聚會了,可見,忠實呈現少年時的說話,這做法不是輕易可為人接受。阿佘之所以仍合作宣傳電影,其實也是有一點群體壓力的因素,選擇妥協,並不見得心甘情願。

4          對於參加者的家長來說,為何最初會簽同意書,之後似乎沒有任何的反對?

如果大家當過家長,校方有這拍攝的要求,自然是會欣然合作的。在片中,採用的家長片段,都大致有很正面的觀感。顯然家長們,未必太顧及女兒的感受,有些同意書,甚至是誰簽的都有疑問。

5          對於導演張婉婷來說,獲邀為母校拍一個紀錄片,除了感情上的幫忙,作為國際大導,豈沒有更大的雄心?從最初一開始已安排參加者簽署文件,容許成品參加影展及全球播放,法律上滴水不漏,已可見一班。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容許參與者篩選片段,這紀錄片還會像現成品般震憾嗎?如容許中途退出,就算不計算成本,心血的枉花亦會十分痛心。此所以有報導指團隊有在道義上或法侓上以近乎威脅參與者繼續。加上,有李慧詩投訴張導擅用未經同意的訪問,及部份片段以偷拍形式獲得,在比賽場地未經申請而拍得,都不是為求真實而可以逾越的底線。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又是否英華師姐想後輩傚法的做法?

事實上,李慧詩的答話,在片中亦是可有可無。有朋友就算看了,都說不出她答了什麼,實在可以處理得更令人安心。

還有一點,須知道,有一些影展的參選條件,是需要有一定日子的公開放映,例如有報導就指出,奧斯卡參選影片,就需要在洛衫磯的戲院公映若干天。

所以,執意要把電影公開售票放映,不能不提有這種考慮。

至於,揚言票房收入是全數獻給英華女書院這一點,我認為非但不可以支持讓此片公映,反而是一個污點。一則,在有被拍攝者提出權益未受尊重下,接受此種收益無疑是不義之舉,二則,在龐大的母校利益之前,學生要說不,壓力是有多大?如果反抗者最終還同意了公映的行為,有多少是與千千萬萬的英華女校學生、校友的無形壓力有關呢?

 

6          矛盾的是,作為觀影者,也是有個女兒的我,是覺得此片是值得存在,如果沒有以上手法上的爭議,家長看了此片,會對兒女更加理解。只不過,如果要犧牲被拍者的權益,是功不抵過。

 

末了,影片雖經過敏感的反國教、佔中及反修例時期,仍算不太偏頗於群眾的政治取態。這三時期是該批中學生真實經過的經歷,無可逃避,他們當時對事件的真實觀感,就算未成熟,亦的確應予以反映。影片亦算對正反方亦算有所平衡,尤其madam的一段自白,更還原了這些事件的一些真象,大意是:「不再提去投考警察,不是因我自己一個人受的壓力,而是支持我的親友、同學,都會因我的堅持而受害。(記得還有提過這就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連坐法)」導演把這一段由衷的說話保留,真是難能可貴。寄語madam,只不過幾年,市民已經大致把對警察的過份憎恨放下了。深信妳一定可以達成理想。

 

影片的結語是:

這電影只是永恆中的一個片段,無論學生現在如何不是,我看的是未來。

 

片中,受拍攝者多番被問及香港會否比之前差?基調似乎是講她們這時代的香港很是不濟。 其實,大家見到的香港,又何嘗不是永恆中的一個片段?為何又不可以同樣的去着眼未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