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武周 -- 名字的弔詭


報載,一位任職勞工處主任,頗為激進的工會頭領,被免除署任,他的名字叫武周。對這名字未有所聞者,或會因其諧音,覺得有點惹笑而已。不過,這其實不是一個普通的名字。
即使我的長年教學生涯每年都接觸到不少新名字,這個名字也很罕見,而這,是我第二次聽到這個名字。
第一次是哪時呢?他並不是現代的人。是在我初中的時候,中國歷史課:隋末群雄並出,其中一個割據的軍閥,就是在今山西一帶的劉武周。


據史載,劉武周驍勇善戰,在隋朝政府任職基層軍官,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因與太守的侍女私通,怕被撞破,又見全國形勢紛亂,於是殺太守據郡起事,戰略是依附外族「突厥」,向南擴張。隋朝派軍討伐,他靠突厥的援兵,擊潰了討伐軍,並且在佔領了隋朝的汾陽行宮後,把宮女都進獻給突厥,而突厥則以戰馬回贈,武周野心大起來,以國號漢,自稱皇帝,並謀求進犯唐高祖李淵的勢力範圍,在戰勝了幾位唐將後,連李淵兒子齊王元吉也急急撤走,武周幾乎佔據整個山西,其聲勢,使李淵也想過把黃河以東的兵力撤回以守住關西。及後,靠着秦王李世民的逐步反擊,武周兵敗如山倒,只能奔逃到突厥。而毫無意外地,已無利用價值的人不久就被外族殺死。

名字通常會帶有父母的良好盼願,一個在歷史上這樣記載的人的名字,何以會有人願替兒子取之為名?這是我立時覺得頗好奇的。翻查資料,現代的這位武周,內地來港,少時居於公屋,在基層家庭成長,似乎其家庭取此名字時,未必是十分刻意想參考歷史人物。
那麼,會否是長大後自行取此名呢?因為,亦不乏例子是有人因個性或志趣而自己另起名字。但這位武周,在中學時期,未有投入政治的興趣時,已經是這個名字,所以這應是他的原名。

根據報道,他在升讀預科後發奮讀書,故在高考取得極大進步,是文科人,深通中國歷史。相信這時期,他自己一定很清楚同名的武周,在歷史上是一個甚麼人物。此後他參與了更多的政治活動,以至到了最近,就因作為政府員工而組織新工會而常被媒體報導。

有時,取了一個甚麼名字,會否影響到其命運的軌跡,是頗令人爭議的。我自己感覺是真的有點影響。武周是一個頗不尋常的名字,可能因劉武周歷史上的作為,令人覺得取此名要慎重考慮。至少現代這位武周,在政府內做事而又膽敢成立異見的組織,也和古時的武周有一點相似的脈絡。唯有希望,兩者的下場會有所分別,不會被名字影響太甚。因為現代這位武周,已證明奮發起來,會是可造之材,在漫長的人生中,還是大可以做出正面的建樹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