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長實的另一次出奇不意高招

 

早在2021新年的聚會時,有親朋問過可否買入長實集團(1113)股票,年假前的股價還在40元以下,按理是並不貴。只是,長實在之前一年,李嘉誠父子的多次增持下,仍只能徘徊在三十多元的低位,所以,我當時的意見是不太看好,原因是,李氏家族應該是樂於見到長實股價長期低殘!

 

故事要由六年前(2015)長江及和黃進行合併重組說起。這次重組後,兩間公司合併成「長和」(0001),並把地產部份分拆出「長實地產」(1113)。不過,由那時起,李氏家族持有兩間公司都只有約30%股權。雖然未超過一半,但由於30%是一個門檻,敵意公司一買入超過這數目的股權就必須宣佈全面收購,所以,別人要搶奪長實的控制權仍是不容易的。

 

然而,在過去的數年,李氏父子不時就會入市增持長實,但相對地,就較少增持長和,由於受制於香港規例每年2%的增持上限,至今也只能把長實的控股比例提高到約36%。看得到李氏是比較着緊盡快增持更多長實,因此李氏如可以選擇,絕對有誘因盡量不放出利好的公布或有剌激的動作。如果記得從前李氏持有和黃是幾乎達到50%的話,真不知需要「維持」股價低迷至何年何月,所以我才認為買入長實未必能有收穫。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上週,李氏就以一個新穎的手法,去達到較快增持長實的效果。長實公布以51(比近期股價高一成,即沒有平價發股給自己人的嫌疑)發行3.3億新股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四項水電資產,並在之後,以手上的170億元現金,以同樣51元向公眾股東回購相同的3.3億股並註消,這便可以令李氏在完成收購後,變成增持長實到45%!這安排需要股東大會通過及監管當局批准豁免遵守增持限制。

  


其實整個過程,說穿了即是相當於公眾股東以51元賣出9%的長實股份給公司,公司又以之交換李嘉誠基金會的四項水電資產,從而令李氏的控股權一舉增加9%!這過程以收購穩定收益的資產為表面目的,的確不難令小股東及當局首肯,可謂高招,想必誰也未能想到有此一着,我也只能承認走失了一次低吸獲利的機會了。

 

那麼為何會等到這次公布業績日才施行呢?這個我倒知道理由:

 

查長實股價,由20194月的70元以上,經歷反修例的動盪,及去年的疫情,調整至40元以下,在這樣低迷的股價下,即使不斷增持也問題不大。

 

至去年11月以後,長實股價開始回升,在3月公布業績前的一個月,因為市場再看好傳統行業股份,長實幾天內曾急升了兩成。

 

而不巧這個發新股買資產再回購的方案,如果股價越升得高,需要發新股的數量就會越少,亦即李氏能增持長實的股數就會越少,例如,現在用51元發新股,能夠使李氏增持多9%長實,但如果等到股價升至60元,要用高一成的66元去發新股的話,就只能增持不足7%,所以,李氏父子應是估算日後的長實股價,未必可壓得住,所以不得不把握這次業績會公布這個計劃。

 

也許因為以前李澤鉅的合併電能的方案太過失算,(詳見前文「小超人的悔不當初 - 輸掉了長建電能合併的「最後通牒」博奕),今次這個方案的條件似乎較予人好感,一來,回購價具有溢價,二來賣方又作出保證兩年內的資產回報不低於5.35%並會全部派出作股息,這是高於長實的原有股息(歷史息率以51元計是約3.5%),三來,根本最重要目的就只是為大幅增持長實,鞏固控股權,該四項資產其實只是為達到這重要目的的工具,所以,轉讓的作價會訂得較合理,以免壞了大事。

 

那麼,方案公布後股價已近50元的長實可否買入呢?我認為在等待通過的幾個月內大升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大升的話,51元就不可能回購到股份了。但如方案通過,之後應可看好,除了上面說過李氏亦應估計往後股價可能壓不住外,他們那麼着急鞏固控股比例,也許內裏寶藏真的不少呢?再者,控股權改善後,「維持」股價低迷的動機也會減少。

 

擱筆前,忽又想到,作為慈善機構的「基金會」,卻又可以在家族謀劃上有其妙用,云云富豪中,應沒有別的家族能做得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